到市场中走一走,你会发现各类食用油琳琅满目,“金龙鱼”、“福临门”、“绿宝”、“火鸟”等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频频亮相,使人应接不暇。如今食用油不仅脱胎换骨一改昔日的老面孔,而且已经进入买方市场。一位老北京人说: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来年中,每人每月只供应半斤豆油、花生油,炒菜时满屋油烟。如今不仅没有了定量限制,而且各种食用油应有尽有。
然而在市场上繁花似锦的背后,食用油生产厂家的当家人却在叫苦不迭。国内食用油市场自1996年以来,价格一直下滑,今年4月,由于食用油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许多,价格又大幅下挫:据北京某油厂市场部人士讲:1994年,色拉油每吨价格近万元,现在仅卖7000元。北京某名牌五公斤装色拉油前些年曾卖到70元一桶,而如今已降到50元左右,油价甚至比一些高档瓶装水还低,而且还在继续下滑。
是什么原因使食用油价格如此不振呢?
北京一位业内人士认为: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期和五六年的市场扩张期后,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用油消费量已进入稳定增长时期,食用油消费量增长不大。与此相反,近年来,我国食用油生产能力的发展却迅猛异常,企业规模、数量急剧膨胀,重复建设导致加工能力过剩。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国共有油脂加工企业3000余家,年加工能力已达5000万—6000万吨,加上外资企业的加工能力,总加工能力超过我国油料总产量的2—3倍。僧多粥少使不少工厂开工不足,设备闲置,从而使生产成本提高,产品竞争能力减弱。有限的市场空间与日益巨大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尖锐矛盾,油价下跌也就不可避免。
生产能力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。过去粮油垄断经营,独此一家,别无分号;现在放开经营,谁都可以办油厂,谁都可以经营。80年代,港台地区厂家捷足先登,“顶好”、“骆驼唛”等品牌先后在南方抢滩登陆,他们以灵活的销售手段、大规模的广告宣传,不仅促进了食用油的升级换代,而且逐步在市场称雄。以后,又先后有北京的“绿宝”、“火鸟”、“石花”、“金梦”,天津的“福临门”,深圳的“金龙鱼”等,一时间群雄逐鹿,十八般武艺纷纷上场。然而最直接的竞争手段,无疑还是价格,于是打折出售便成了各路诸侯的杀手锏,越是批发商折扣越多。批发商控制着庞大的销售网,订货量可观,于是批发商便有了挟制厂家的本钱,厂家开罪不起;批发商折扣越来越高,厂家利润则越来越低。更有一些小厂家甚至小作坊生产的杂牌油也以低价浑水摸鱼,使正规油厂更加苦不堪言。
然而最令业内人士反映强烈的则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走私。1996年,仅海关查获的走私食用油即达17.79万吨,价值10.07亿元。南方不少渔民改行走私毛油,一有走私船停靠公海,渔船便蜂拥而上。如今走私已发展成集团化、地区化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走私网,再加上地方保护和有些要害部门的参与,使走私活动越发猖獗。走私油北上后,拥入大城市的农贸市场。据调查,北京市自今年3月份开始,每天到京的走私油约5—6个火车罐车。接收数量为300吨左右,进入5月份以来,日最多达10个火车罐车,约500-600吨,几乎垄断了北京的散油市场,并大有蔓延之势。走私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。由于逃避了进口关税以及中外在原料种植业水平上的差距,使走私油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,走私成品油与国内毛油价格相当。据调查,国内油脂加工厂靠自己菜籽、豆类加工的,食用油每吨成本价达8000元,而走私进来的豆油,按国际市场价格送到口岸,每吨折合人民币4000元左右。北京市几家油脂加工企业年生产食用油11万吨左右,市场占有率达65%。如今由于市场萎缩,已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,一些企业开工率仅为50%。由于这些走私食用油对市场的冲击,迫使厂家赔本销售,而每销售1吨就赔400元,仅1997年上半年北京油脂加工企业亏损就达2000万元。据国家粮食储备局一位人士介绍说,北京粮油加工行业的处境不过是全国粮油加工行业的一个缩影。北方一家大型企业负责人说:目前企业面临两难选择,一方面,由于配额不足生产能力的10%,导致开工不足,而一旦开工足了,又无法与走私油抗衡,企业照样亏损。严厉打击走私,是业内人士强烈的呼声。
此外,业内人士认为:国内外食用油价差引发各地区、各部门竞显神通,多头进口,从而使食用油进口量偏多也使油价雪上加霜。
据有关人士介绍:1986年以前,我国食用油进口甚少,年不过10万吨左右,而出口却有20—30万吨,出大于进。1986年开始大量进口,当年进口54万吨,以后逐年递增,并成为世界第一食用油进口大国。业内有关专家指出:目前我国食用油年生产量在700万吨左右,消费量在900万吨左右,有200万吨的缺口,但近年的进口量却大大地超过了这个限量,1995年创下最高纪录,进口达到353万吨,这与1996年食用油价格开始下滑不无关系;但1996年和1997年仍进口264万吨和275万吨。进口油对国产油在价格上造成冲击。由于我国油料作物单产较低,厂家又管理落后,加工生产率低,使国产油价格高于外国油。对此,国产油势必要降价竞争。业内人士呼吁,要适当控制进口,以免过多地挤占国内厂家的市场。
面对食用油市场一片低迷,如何走出窘境已是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焦点话题。
业内专家认为,除了规范市场秩序、打击伪劣产品、适当控制进口、加大反走私力度、不要再搞重复建设等外,还要注意大力开拓市场,首先是农村市场。过去,高级食用油紧盯着城市市场,对农村市场则不很重视。目前我国城市人均消费食用油量接近15公斤,而农村仅为4公斤,8亿人口的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。此外,中国油脂工业要有向外开拓的雄心壮志,以自己的优质拳头产品,进军国际市场。
然而企业制胜的法宝最终还要靠实力。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,一些技术落后,规模较小,品种单一的小厂必将为技术先进,规模较大,品种丰富的名牌企业所淘汰。要加强市场竞争能力,企业必须加强科学管理,提高效率;加快技术改造步伐,更新技术设备,不断研制和开发出不同品种、不同档次的产品,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。